中国江苏网3月9日徐州讯(记者彭颂珂通讯员许孝芝)3月7日,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出现了一幕感人的画面:只见一名患者的儿子和女儿手捧精心准备的六面锦旗,眼里噙着泪十分激动地握住该院神经外科王彦医师的手说道:“王医师,感谢你对我母亲的救命之恩,感谢你这半个多月来,对我母亲不离不弃地照护。”王医师接过锦旗,微笑的表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六旬老人晨起突然摔倒无法站立2月14日清晨,像往常一样,62岁的田女士起床准备为家人做早餐。可是当天起床后,与往常不太一样,田女士感觉头重脚轻,左半个身子没劲。“我当时想着是不是起床太急了,于是便缓缓神慢慢走路,可是脚还没抬步,就重重摔倒了。”田女士告诉记者。听到扑通一声,家人闻讯赶来。看到老人睡在地上,老伴立刻赶过去想扶起她,可是拉了几次都无济于事。“身子太重了,多斤,我根本拉不动。打电话让儿子来,才把她拉起来的。”提及当时发病情景,老伴仍心有余悸。“她有多年的高血压,这次突然摔倒,我就预感到可能是生病了,就赶紧打车来到了徐州六院。”“病人来时情况十分危急,估计是脑出血,我们立即对她进行脑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人的出血量,介于手术与保守治疗之间。如果手术,病人太胖,搬动、麻醉用药、术后感染等,风险很大。保守治疗,同样风险也很大,出血的控制,颅内水肿的控制,脑疝形成等。衡量利弊,最后为了减轻患者创伤,还是选择保守治疗。”王彦医师描述病人来时情景,记忆犹新。保守治疗,更需要时刻守候入院后,田女士神志出现模糊状态,病情十分危重,需要入住ICU重症监护室进行24小时严密监护。可是ICU监护室病人满员,而且个个病情危重,无一人能挪出来,无奈王医师只能在病房里进行抢救。由于病房里病人处于加床状态,值班医生、护士各一人,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时刻守候在病人床边。那么监护病人的重任就落到了王彦医师的肩上。“出血最初的3至5天是水肿期,需要时刻监测生命体征,随时调整用药。我家离的近,所以前两天,病情最重的时候,我就从家赶过来。病人把命交给咱了,咱得凭良心尽全力给人治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医师对病人的那份道义和责任,不光是医治与被医治的关系,还有更深层次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厚重情感。血肿吸收,病人死里逃生经过两天两夜的全力抢救,病人的病情有所缓解。为了了解颅内出血情况,王彦医师主动陪同病人至CT室,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血肿较前无明显变化,预示着病人颅内出血没有再增加,保守治疗有效。“即使这样,也不敢放松,还要继续加强监护治疗。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进食,很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对病人来说都是致命的。”王彦医师如是说。尽管早有预测,但病人还是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2月18日,病人出现低烧情况,经过一系列救治,田女士体温开始下降,各项体征渐趋正常。半个月后,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王医师又指导家人为其进行康复锻炼。近日,记者在病房里见到患者及家人,病人老伴高兴地告诉记者:“前天又复查脑CT,血肿基本上都吸收了。想想这半个月王彦医师和脑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真的太让我们全家人感动了。王医师天天守在床边,有时夜里从家赶来,查看病情。没有王医师的全力抢救,没有医护人员的不离不弃,就没有老伴今天康复。一面锦旗无法表达感激之情,就是六面锦旗也表达不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kjma.com/zzygc/50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