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m.39.net/news/a_7156763.html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脑底部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此外,临床还可见到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硬膜下血管破裂等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SAH;也有外伤性SAH。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左右,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本节所述者仅限于此。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中医学“真头痛”范畴。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约占50%以上,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还可见于烟雾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2.发病机制

(1)先天性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前部,由于Willis环动脉壁发育异常或受损,随年龄增长,受动脉壁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流涡流冲击等因素影响,动脉壁弹性减弱,管壁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动脉瘤。典型动脉瘤仅由内膜和外膜组成,比较薄弱,易破裂出血。

(2)脑动静脉畸形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畸形血管团,血管壁极为薄弱,当激动或其他原因即可破裂出血。

(3)其他如动脉炎、颅内炎症、转移癌均可直接损伤血管壁而造成出血。

发生SAH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使颅内容量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血液凝固造成CSF回流受阻,引起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血细胞破裂释放各种炎性物质,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和蛛网膜粘连;还可引起交通性脑积水,下丘脑功能紊乱等。

(二)病理

动脉瘤好发于Wills环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尤其是动脉分叉处,多为单发,10%~20%为多发。

蛛网膜下腔的血液主要沉积在脑底部和脊髓的各脑池中,呈紫红色,蛛网膜可呈无菌性炎症反应,蛛网膜及软脑膜增厚、色素沉着;脑白质广泛水肿,皮质有多发性斑块状缺血病灶。镜下可见轻度的脑膜炎症反应,软脑膜和蛛网膜上可见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

临床表现】

1.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脑血管畸形破裂多发生在青少年,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则多发于30~60岁,老年人以动脉硬化而致出血者为多。绝大多数病例为突然起病,可有用力、情绪激动等诱因。少数可有较轻的头痛、颅神经麻痹等前驱症状,系由于微量血液外渗或瘤体扩张压迫邻近结构所致。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0%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kjma.com/zzygc/50933.html
------分隔线----------------------------